在东莞某五金加工厂干了12年的李师傅,最近带着我们复盘了三次非标定制上下料机械手采购经历。用他的话说:"没踩过坑的厂家,根本买不到靠谱设备。"
一、定制需求清单这样写才专业
节拍量化:
别只说"要快",得明确"每分钟完成8次双工位取放"。某浙江冲压厂曾因需求模糊,导致定制的多工序冲压连机机械手实际节拍比预期慢40%,不得不二次改造。
精度分级:
粗定位±1mm的送料臂,比±0.2mm的精密型号便宜35%。江苏某钣金厂在折弯工序使用低精度机械手,省下的9万元正好覆盖其他工位升级费用。
特殊环境:
车间粉尘浓度>5mg/m³时,必须要求上下料机械手配IP65防护等级。山东某铸造厂曾因未做防尘处理,导致机械手导轨3个月就卡死报废。
二、现场验机必看5个细节
精度实测:拿游标卡尺量重复定位精度,别信屏幕显示数据。广东某厂商屏幕显示±0.1mm,实测误差达0.25mm;
耐力测试:让供应商连续运行2小时,观察减速机温度是否超65℃。某国产减速机在高温下漏油率飙升;
断电保护:突发断电重启后,看机械手能否自动回原点。武汉某汽车部件厂因此功能缺失,每次停电损失2小时产能;
抓取验证:用0.5-3mm不同厚度废料测试,至少连续20次无失误。福建某厂曾因未做此项测试,投产后发现薄板抓取失败率超30%;
线缆管理:检查控制柜线缆是否标号,后期维修能省3小时/次。